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響應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國家號召,助力鄉村振興,深農集團與浪尖設計集團聯合創建“農產品智慧流通工業設計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旨在以全產業鏈工業設計創新賦能農產品流通的標準化、農產品交易的數字化和農產品數物融通平臺建設,打造從“田間到餐桌”全鏈條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安全、透明、韌性、智能的農產品全流程溯源管控體系,促進農產品流通全過程的智能化升級,探索和實現農產品智慧流通新模式,共同構建使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受益的新型服務和商業模式。
這也是浪尖設計集團繼診療設備工業設計研究院、竹木產業工業設計研究院、特種車輛工業設計研究院之后,重點打造的第四個工業設計研究院。
活動現場
8月20日(星期六)上午10:00,農產品智慧流通工業設計研究院揭牌儀式和農產品供應鏈標準化、數字化倡議儀式在深圳深業上城云客廳南廳圓滿舉行!
余鋼副市長、吳優副秘書長,市人大常委會經濟工作委員會主任何銳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郭子平、市國資委主任王勇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李忠、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劉佳晨、深圳海關副關長葉衛翔、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副主任鐘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何志梅、市商務局副局長簡政、市統計局副局長楊濤等領導,深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偉,浪尖設計集團董事長羅成,共同為農產品智慧流通工業設計研究院揭牌。
(浪尖設計集團執行總經理、農產品智慧流通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姜臻煒介紹研究院項目情況與發展規劃)
姜總表示,農產品智慧流通工業設計研究院將充分發揮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優勢,錨定國家級研究院和唯一性行業標準研究平臺建設,注重技術集成、系統集成、組合優化,研發服務農產品交易流通的新載體,以出品農產品運輸標準箱為首階段目標,跑通農產品交易流通“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新模式,成為助力鄉村振興與城市保供,貫通農產品流通全產業鏈和供應鏈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為匯聚各方力量,合力打造國家級研究院,助力鄉村振興和城市保供,研究院合作發起方的深農集團、浪尖設計集團與華為公司、騰訊公司、萬科集團、玉湖集團、順豐控股集團、京東集團、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中集物流、國家開發銀行深圳市分行、農業發展銀行深圳市分行、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農業銀行深圳市分行、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交通銀行深圳分行、深創投集團、深國際集團、深圳食品物資集團、深智城集團、深糧集團、深圳建科院、招商局資本、福建三安集團、商湯科技、平安集團、深圳數聯天下、錢大媽、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共29家企業分別簽署“研究院”合作框架協議或“倡議”,為農產品產業鏈標準化、數字化添動力、加速度、聚智慧。
2022 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意見》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等重要文件準確表明國家高度重視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鼓勵橫向縱向延長產業鏈條,堅持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建設高標準農產品體系, 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農產品流通標準的重要性
構建數字化、標準化、智能化的農產品流通體系是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重要前提。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我國農產品運輸損耗率高達25%-30%,與發達國家5%左右存在顯著差距;我國農產品流通成本占總成本的30%-40%,與發達國家10%以下相比也存在顯著差距。
這是由于我國農產品經營業態“小而散”,初級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供應鏈流通環節多、鏈條長,農業整體數字化水平低,信息歸集難度大等綜合因素導致的。農產品流通行業正亟待向數字化、標準化與智能化全面轉型升級,實施全鏈路、全域的標準化建設與數字化改造,造福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
工業設計賦能農業標準
浪尖設計集團作為全國工業設計領域規模大、創新和實現能力強、供應鏈資源覆蓋廣泛的專業化全產業鏈設計創新服務商,基于23年設計產業化、產業平臺化的豐富經驗,深耕于鄉村振興、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項目實操,通過工業設計創新標準化且具有計量功能的裝載輔具,應用新材料和物聯網新技術,大幅降低農產品損耗率,重新構建農產品交易/交割中的物流、金流、信息流、數據流,打造農產品市場的服務新模式;以服務設計、交互設計、人因工程、用戶體驗等相互交融的全方位設計“創新鏈”為抓手,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農產品產業鏈、空間鏈、價值鏈、數據鏈的五鏈貫通的農產品流通先行示范標桿。
農產品流通標準化的重要性活動現場